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曾都 正文

广东一水库边建150个豪华坟墓 村民不敢饮水

2010
06/05
10:14
2072
好山好水给万洞水库惹来了麻烦。 这本来是众山环绕、鸟语花香的清静水源地,但近几年,一些身穿法衣、手持罗盘的人却纷至沓来。他们是来自河源、广州、深圳,甚至香港等地的风水师。考察过后,座座豪华私墓相继建起。隔水远望,宛若联排别墅。走近,可见墓前考究的奠联,不乏“青山秀丽安先祖,绿水环抱护后人”之类的佳句,彰显墓主对择地的满意以及对福荫的期待。 万洞水库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郊,距离市中心仅10多公里,其责任单位为源城区高埔岗农场。四周山地大多属农场,少数属附近村庄。 紧挨豪墓的高埔岗农场耕作区已被划入源城(罗湖)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园供水也主要依靠万洞水库。但令人吃惊的是,自2008年6月省政府下文认定该产业园后,建墓仍未停止。对照村民提供的照片,2009年初还在兴建的坟墓如今已装修齐整,交付使用。 5月底,记者实地采访,听到当地百姓正流传一个顺口溜:“坟墓搞迁移,影响双转移。工业园里无烟囱,高埔岗上鬼吓人。” [b]豪墓群在左 转移园在右[/b] 奇特的建筑从水边一直延伸到山腰,乍看给青山绿水带来一丝古典情调。如果对客家风俗不甚了解,外地人极易把这种当地称为“阴城”的豪墓当作小别墅,即使靠近也难分辨。 与造价低廉的老式坟墓不同,“阴城”主体建筑方正,最小单间规格不低于深2.8米,高、宽各2.3米,飘檐40公分;外墙装修多为赭红瓷片,配以圆拱城顶,饰以雕龙画凤;前附奠联,充满“世代昌盛”、“祖德流远”等吉祥颂词。“阴城”讲究地势,以水泥、钢筋或大硬石作基底,更高档的还有庭院、围栏,植配松柏,强调掩映之趣;风水重视外围,还要圈出更大一倍的环状护墓壕沟,外人不得逾越。 “阴城”虽大,却仅仅用于“藏金”,即把旧坟遗骨重新收集,用“金塔”(陶坛)藏好,前置灵牌加以供奉。 深入密林,会发现更豪华的“阴城”。普通单间“阴城”占地70平方米左右,夫妻“阴城”占地超过100平方米。有一间“祖城”是九连环家族墓,9座单间联排,占地不下400平方米。最大的一座豪墓建在一个几乎被削平的山头上,面积不下1000平方米,村民说那是一个香港老板建的“活人坟”,“光平整地皮就花了9万,挖掘机挖了3天。” “阴城”散布在5、6个山头的千亩山林之中,记者花了4个小时,体力所限,仅到达两个山头,便发现70多座。据当地村民反映,环绕水库的豪墓至少150座。 源城区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区)。村民提供的照片显示,万洞水库边去年竖着一块告示牌:“禁止任何人在万洞山范围内建坟墓埋葬。否则,(高埔岗)农场联合国土所、规划所、土地监察中队依法查处。”但如今,牌子荡然无存。 水库往上20多米就是山头,另一侧,源城(罗湖)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就在眼皮底下。一条5米宽的新修水泥路,让万洞水库与产业园的接触更加紧密,也给建墓、祭扫、林木外运带来极大便利。 [b]“阴城”近水库 吓跑投资商[/b] 大片“阴城”让高埔岗农场职工感觉“阴森森,不舒服”。以前,农场万洞作业区的人喝万洞水库的水,但现在建坟、烧纸钱,大家担心水里有怪东西,都改喝其他地方引来的自来水。 水库管理站不远,记者发现一个垃圾堆,遍布祭祀后留下的爆竹纸屑、灰堆、酒杯,以及霉变食品等物。 因为离产业园太近,水库“阴城”让当地招商形象大大受损。2009年春节前后,河源市领导带领一名外商参观考察高埔岗农场。一派树木葱笼的风光给外商留下了好印象,他们顿生在此开发旅游的意向。不过,当一行人行至万洞水库边,扑面而来的满山“阴城”,把客人吓得扭头就走。 所幸的是,因为百姓反响强烈,有关部门口子收紧,水库边建坟越来越难。但既有的坟墓仍无法铲除,有关部门反馈来的解释为“历史遗留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虽然要遵守法律,但也要尊重历史。” 如今,新坟可以转移到河源市高新区辖内,一个据称为公墓山的山头。按村民指引,记者来到这个“公墓山”,却发现这里的坟墓同样豪华,明显也不合法律规定。更有人举报,这座“公墓山”其实位于河源(中山)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内。记者前往河源市高新区调查,但管委会办公室吴主任拒绝接受采访,所以此说没有得到证实。 [b]观念作怪 私利驱动[/b] 早在1994年9月,《广东省殡葬管理办法》就推行火化,并严格控制墓穴占地面积,“每具遗体占地不得超过4平方米,骨灰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禁止恢复或新建家族墓地,禁止建造活人坟”。1997年7月发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更是禁止在耕地、林地、水库及水源保护区建造坟墓。 近年来,河源整体殡改形势严峻,甚至还出现过“紫金副书记豪坟事件”。公布于广东省民政厅信息网上的一篇“民政观察”文章指出问题症结:“除了封建迷信丧葬观念这个最重要因素作怪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私利驱动。” 近日,记者假扮为台湾某亿万富翁选墓地的风水师,在万洞水库旁边,与当地有名的“阴城”建筑师傅诸水堂接上头。诸50来岁,在高埔岗农场做工,自称万洞水库近5年来新修的坟墓,经他主刀的超过百座。 他向记者诉说修坟之难,“要动用挖掘机,要运材料”。所以,他的收费标准是:不含地价、建材、装修,普通坟墓每平方米100元,高档坟墓每平方米120元或更多。套餐服务也不打折,包括夫妻坟、宗族坟。这样一算,2万元的坟墓仅属中档,高档的要花费10万甚至更多。 而从整个利益链来看,建坟师傅位于最初级,赚的是辛苦钱。暗箱操作的地价才是最大的肥肉。记者向诸请教怎么操作,诸神秘一笑,没有正面作答:“如果不让你建,总有好多理由。但是国土所、农场干部跟我都很老友。你看,人家要建的还不是照样建?” 记者作心领神会状,提出要一亩水库边的地。对其中一块,诸拍胸脯保证搞掂,“因为山是埔前村的”。但对另一块,诸有所犹豫,“以前没问题,现在有难度。”记者表示不惜重金,并把地价开到150万时,诸双眼一亮,说:“你既然开得到这个价,那我可以帮你说说。” [b]死人风光 活人艰难[/b] 与死者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附近活着的高埔岗农场职工的艰难生活。 国营高埔岗农场成立于1959年,1988年划给源城区管辖。几十年来,农场职工辛苦所得仅够维持生计。如今,除了总面积数平方公里的土地外,农场几乎没有别的家底。 土地大多收回,3000多名职工基本都在自谋生路,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退休职工则坐等微薄的补助。2006年,每人每月补助为16.5元,到2009年才增至100元。 因为待遇太差,农职已向省、市反映过多次。今年5月1日长假刚过,他们就相聚一起,商量“维权”的事。记者刚到访,职工便纷纷反映:“场部领导不干正事,主要任务就是卖地。上千亩土地卖了,还天天叫穷。”“一边叫穷,一边买新车,干部还组织集体旅游。”“保安24小时在场部门口值班,都没有农业生产了,值个屁呀?” 近年来,农场尝试引进外资开办工业项目,但效果并不明显。“双转移”的东风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希望,可投资商被吓跑的事又让职工们陷入失望。 不过,高埔岗农场党委书记叶景通并不认为坟地会影响招商。昨日,他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坟地)那都是山地,不可能推平来建工业园。”
来源: 网友投稿 发布人: 如果52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