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国内 正文

从唐骏“学历门”看海归人才泡沫化倾向

2010
07/10
15:42
3611
在这一系列微博中,方舟子从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透露的其个人学位、求学及工作经历中,提出了多个质疑,并出示了部分查证证据,提出“唐骏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假的,是不是也要大家跟着复制如何造假?”《日本新华侨报》10日刊发署名文章说,近日来,中国“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事情虽然还没有最终结论,却足以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科学精神的缺失和“海归”人才泡沫化倾向。 文章说,80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在“差不多先生”眼里,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山西和陕西差不错,汪先生和王先生也差不多……80多年过去了,在很多中国人身上依然能看到“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在他们眼里,“博士”和“博士生”差别不大,开会迟到几分钟也没什么不可以——正所谓“差不多就行”。正是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才会有张悟本的横行、学术腐败的频产、“楼倒倒”等事件的屡发。具体到唐骏的“学历门”,不管是有意无意,总有一些人认为,唐骏在加州理工学院做过研究,同时拿到某所大学的所谓“博士”学位,就可以说“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 文章指出,唐骏“学历门”背后,是偏离现实的“完美化”价值观在作怪。在中国,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媒体上,大家都喜欢把成功人士塑造成完美、高大的“全才”形象。按照这种思维,成功人士不仅事业做得好,还应该拥有一流的教育经历和学位。除此而且应该品德高尚、作风正派,最好还能家庭幸福、孝敬父母,如果再能慷慨捐助、见义勇为,那就最好了。所谓的“成功人士”,大都背负着沉重的“道德魔咒”。其实,成功人士也可以只是小学毕业,也许家庭并不幸福,也可能并不高尚。 文章称,唐骏“学历门”还折射出中国“海归”人才的泡沫化倾向。负笈域外,寒窗苦读。许多时候,艰难的生活境遇中是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在这种背景下,渴望一张文凭,就有可能另择“捷径”。当今,身在异域的准“海归”多数人都不甘平凡。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脱离平凡的途径不是靠踏实努力和辛勤付出,他们每天都在想法子,每刻都在设法钻空子。当某些人通过种种“捷径”达到目的、尝到甜头,对其他观望者无疑是巨大的“鼓舞”。这样,买卖学历、代发论文、代为在海外出版论文书籍、夸大成绩,各种怪事屡见不鲜。经济会出现泡沫,殊不知,人生也会出现泡沫。仔细观察,回到的中国多少“海归”名流都被一个大大的泡沫包围着。这个泡沫有的时候是他自己吹起来的,有的时候则是周围人吹起来的。泡沫大的时候,光彩照人,一旦泡沫破裂,这个人也便身败名裂。 文章说,中国人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习惯。也是80多年前,“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便是“科学”。80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各方面进步是明显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神州飞天、科技奥运圆梦,中国人是可以有科学精神的。只是,科学还远远没有成为每个人的信仰,科学没有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中共领袖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当今社会,更要让科学精神融入血液,要让科学习惯融入文化。简单说,就是让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一种习惯。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人同样需要踏实心态和诚实精神。中国的“海归”应更踏实一些,诚实一些。有了起码的诚实精神,中国的诚信便不会坍塌,良心便不会泯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有一分能力就说一分能力,不夸大,不吹牛,尤其不要吹“泡泡”。
来源: 随州门户网 发布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