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南 新 事
——随州新城扩张纪事
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冯家园 实习生 王玉玲
“十年发展一瞬间,城南赛过三十年。”随州人雷小雄日前从广东回来时,盛赞家乡巨变!地级随州市10年,随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南新区迅猛崛起,展现出了现代都市的磅礴和大气。
向南扩张,荒坡之上长新城
“10层、20层、33层,随州楼房迅猛变多长高,城南新区越变越美!”8月8日,在随州工作30年的徐大国在府河大桥头赞叹道。
2000年前,随城汉东路以南没有8层以上的楼房,唯一的标志性建筑是“随州商检”的8层楼,其他房屋大都是3层以下的建筑。
2003年,随州市政大楼开建。荒坡上,开山炮响了,挖掘机来了,推土机披荆斩棘。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2005年市政大楼正式建成,粮食、审计等部门的楼群也相继竣工。
去年,市委办公大楼在白云大道中段上巍然立起。
随州行政中心逐步南迁,带动了城市建设重心南移,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标志性建筑不断向城南聚集。随州中等城市建设扩张的框架全面拉开。
涢水社区居民黄成民说,几年前涢水村四组“没有路、没有桥,大雨就往楼上跑(避洪水)”,往城区唯一的通道是一座小漫水桥。如今他住上了三层的 “别墅”,他说,感谢政府建的好房子,下再大的雨也不用跑了。
府河北岸,随州公安、中级法院、滨湖湾、电力苑、新火车站、熊家小区,一片片、一丛丛楼群巍然耸起,路网不断完善;府河南岸,2007年进入的碧桂园,以其新颖的建筑群,给城南新区注入了欧式风情;五星级标准的凤凰酒店,改写了随州旅游接待史。
10年间,城南新区一河两岸,已建成新城十几平方公里,面积直逼老城区!
环湖造景,城市品位大提升
随州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坚持 “东拓、西抑、南优、北调”发展战略,10年中,彻底改变以老城区为中心的“蔓延式”发展,实现了环白云湖的山水园林城市“扩展式”发展。
2006年至2008年,我市斥资4亿多元兴建白云湖水库,随州城真正形成了“城中有山,山间有水,水上有城”生态格局,适宜人居住的园林城市名副其实。库坝路堤合一,连通两岸,与神农大道、白云大道贯通,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了企业聚集。
白云湖边的随州经济开发区,透过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您可以触摸到新型工业城市的脉搏。青岛啤酒、武汉健民、中国航天双龙、宁波波导、湖北齐星等中国驰名企业和一大批湖北著名企业,在此聚集。目前开发区已入驻370家企业,去年实现生产总值56.6亿元,均为10年前的20倍。
青岛啤酒随州公司总经理许文英说:随州市委市政府大手笔建设城市的魄力,坚定了我们来随州发展的信心。宁波波导公司董事长徐立华说,随州城南新区建设有气魄,产业规划有远见。
村庄造城,农民转身变居民
10年前,随州城南是农村:泥土路、砖瓦房、庄稼田;10年后,城南变新城:水泥路、摩天楼、大车间。农田上“长”出工厂,让祖祖辈辈种田的农村人转身成为城市人,上班取薪,退休养老。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伴随城南新区建设、行政中心南迁、企业聚集、火车站东移,城南新区农民纷纷进入企业或单位,成为都市 “工薪一族”。
城南新区涢水、望城岗、十里铺、吴家老湾等村的农民,不仅变成城市居民,还实现了老有所养,1000多名年满60岁的农民都已按月领养老金。涢水社区黄成民的老母亲黄李氏今年90岁,每月可拿330元的保险金。老支书罗传宗乐呵呵地说出一段顺口溜:“道路通村口,工资月月有,养老有保障,生病不用愁。”
城南新区在期待中崛起,她是随州城市现代化的精彩之笔!我们共同期待城南新区,演绎更多经典,续写更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