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国内 正文

“棍棒底下出孝子”今天我们咋管孩子

2010
08/12
15:44
4111
“北京大兴亲情灭门案中,那位亲手杀了自己六位亲人的李磊交代,作案起因是父母从小对他管教过于严厉,非打即骂,他从小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年少离家出走时就有杀人的想法。李磊的交待,让许多家长感叹:我们还能、还敢管教自己的孩子吗?” 在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勇于管教》最新版中文译本新书发布会及“勇于管教善用奖励”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受邀家长们的讨论让人深思。 “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仍在奉行这样的教子原则。薛女士是一个7岁男孩的母亲,她说:“我的孩子在4岁之前,接受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观念,那真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如此持续几年后,我们认识到我们错了,认识到应该给孩子理解和尊重,结果逐渐演变成我这个慈母的溺爱,现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又错了,小家伙现在造次得厉害。” 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会给家庭埋下悲剧的种子。严酷的管教没有爱的表达,时常是父母情绪失控下的痛骂和暴打,令孩子屈辱、恐惧、愤怒,其后果是引发孩子的仇恨和暴力。另一方面,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任其发展,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会良心发现,转而尊重父母并拥有良好的品格。结果奇迹没有出现,在纵容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守规则、不善与人交往、品行不健全、不会感恩。 “勇于管教”的概念出自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博士的《勇于管教》一书,该书的第一版写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西方文化正处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对传统失去信赖,转而依赖专家的时代,在育儿领域,传统的育儿原则被漠视,而诸如行为学家华生的“不能对孩子表现出亲情”、伍德华特博士的“容许孩子挑衅,无需父母干涉孩子长大后也会有一副好品行”等育儿原则在美国父母中流行,父母的育儿原则常在严酷管教和纵容两极之间摇摆,给众多青少年留下性格创伤。《勇于管教》一书的出版,在美国父母中引起强烈反响,到20世纪末修改后再版,共发行300多万册,影响了众多美国家庭。 专家们认为,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情形比照,“勇于管教”在当代中国社会也意义重大。 让我们看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打开电脑,各种诱惑扑面而来,而孩子们的分辨能力并不高,网络游戏天天想着让孩子们如何入迷……这样一个时代,不勇于管教,就是放弃了做父母、做老师的责任。 “中国目前大部分都是‘六一’儿童,在6个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对其如何教育在历史中鲜有经验可循。我们有时不是不愿管教孩子,而是不知如何管教孩子,这实在是一个革命性的过程。国家的未来在下一代,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敢打父母,长大后他必然会不尊重法制,我们不能培养出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下一代,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此情形下,重提勇于管教,意义非同寻常。”来自台湾,曾任教美国公立小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陈黄怡文说。 专家们认为,杜布森博士40年来倡导的“勇于管教的五个原则”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五个原则是:第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第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之后,第三、避免喋喋不休的唠叨,第四、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第五、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 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孩子早期对父母权威的看法,将成为他以后对学校管理者、执法人员、雇主以及其他共同生活工作的人的态度的基础。另一个方面,如果一个孩子在15岁之前,经常违抗父母、嘲弄父母的权威,那么,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时,他会对父母希望他接受的价值观和信仰嗤之以鼻。如果父母不值得尊重,那么,道德、国家、价值观和信仰都不值得尊重。 杜布森博士认为,尊重必须是双方的,父母应当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贬低他们,嘲笑他们,或是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管教不是不加辨析地对孩子进行管制,而需要父母判断孩子不受欢迎的行为是否是对父母权威的公然挑战,当父母设立了界限,如要求2岁孩子“不能独自穿马路”,要求10岁的孩子“上网须有时间限制,且有内容限制”,17岁的孩子 “男女同学约会须遵守晚八点前回家、不可发生性行为”,他们还公然违抗后,父母必须根据结果来决定采取何种形式的管教措施。
来源: 随州门户网 发布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