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至今年,随州现“史上最长干旱”,即随州有气象记录史以来持续干旱时间最长的一次。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虽然降水让旱情略有缓解,但因为连续干旱了近3年,蓄水严重不足,土地异常焦渴,即便偶有降雨也似杯水车薪,随州要根除旱情尚待时日。当前,如何进行科学生产,助农增收,降低损失?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有关部门专家。
气象部门:随州现“史上最旱”,7月降水有望增多
6月21日,记者在随州气象台获悉,预计6月下旬至7月我市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平均值略多。随州今年全年将比去年降水量增多,属于降水量正常年份,干旱会有所好转。
据随州气象台台长、首席预报员秦幼文介绍,今年 1-5月随州降水313.1毫米,与历史同期平均值基本持平。5月随州降水165.3毫米,较历史同期多45.7毫米;6月上中旬降水12.5毫米,较历史同期少66.4毫米。5月下旬随州有一次全境性的暴雨,缓解了旱情,多数农户插上了中稻,随南地区蓄水有所增加,但随北地区旱情依然严重。
我市将于6月下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降水量增多,6月下旬中期至7月上旬初有一段降水集中期,旬雨量较历史同期略多。
水利部门:水库塘堰干渴,加大蓄水保水
据悉,全市各类水利设施目前蓄水4.67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2.63亿方,比去年同期多6%,比历史同期平均值少48%。
由于3年来我市降雨量总体偏少,全市699座水库中,在死水位以下和接近死水位的有306座水库,约占总数的44%。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余鹏程认为,各地要科学调度现有水源,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始终把确保人饮安全放在首位,如先觉庙、琵琶湖、封江水库等,在保证饮水水源同时,兼顾灌区农业生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抓降雨时机,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同时,做好水库和堰塘蓄水保水工作。
农业部门:6月可等水插秧,7月当及时改种
记者从随州市农业局获悉,截至6月20日,全市已插中稻143.9万亩,比正常年景少21万亩左右,主要是缺水,农民需要改种;玉米播种面积23.32万亩,红薯播种面积7.6万亩,棉花和秋油已播38.5万亩,旱作物调种面积比计划的要少,需要加快改种。
据市农业局副局长董学斌介绍,至6月20日,全市有近5万亩中稻还在等水插秧,已经插好的140多万亩中稻,有近20万亩受到干旱威胁。对于等水插秧的,只能等到6月底,6月底前能插秧,亩产量可达1000斤;7月1日以后一定要全面改种旱作物,继续等待将一无所获。与其天天等待,不如趁早改种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