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1994年,随州获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对随州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的充分认可,增强了随州人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今年随州将接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复查,市委市政府积极行动,加大名城保护与整改工作,力争“保牌增色、涵养文脉”。为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本报策划推出 “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观察与思考”系列报道之《名城之名》、《名城之光》、《名城之痛》、《名城之举》等,帮助读者全面认识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品牌效应、保护不力及采取的行动等,以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名城保护意识,共同努力来保护传承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
古城墙,文峰塔,岁丰桥……
行走随州城,各种文化遗存如珍珠般散落,诉说着沧桑,承载着历史,唤起人们对这座千年古城的记忆。
据《左传》记载,“随于上古为列山氏”。列山氏,就是人文始祖炎帝神农。随州自炎帝神农始,5000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浩瀚的历史华章中写下满卷烟霞与灿烂。
1994年,随州被授予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国目前获此殊荣的121个城市之一。
随州为何能入选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名”在何处?
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名城,重在城市历史文化的特色与价值。
炎帝神农与古乐编钟,是随州特有的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它们增添了随州这座名城的历史文化厚度,是随州能够戴上名城“桂冠”的重要资本。
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据典籍记载,炎帝神农生于随州列山之石室,他开古代文明之先河,“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制历时”,使人类由蒙昧时代跨入文明时代。其创世性的功绩和开拓进取、创新奉献精神受到炎黄子孙的敬仰,受到世代拜祭。
改革开放后,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修建了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而今走进景区,只见神农大殿、功德殿等仿古纪念性建筑庄严肃穆,炎帝神农大像巍然耸立。九龙山上,明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所立的 “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历经风雨沧桑依然挺立山巅。九龙山腰那个简陋的神农洞,相传就是炎帝神农出生的地方。
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梦想。为弘扬炎帝文化,传承炎帝精神,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同心共筑中国梦,从2009年开始,我市连续多年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吸引海内外万余华人来此寻根问祖。炎帝神农文化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炎帝神农祭典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州,正在成为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炎帝神农文化及其精神在随州大地上传承、繁衍、延续,不断创造惊世奇迹,谱写傲人华章。
1978年,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出土了兵器、车马器、乐器、青铜礼器、金器、漆木器等文物1万多件,规模之大,器物之精美,让人们见识了战国时期曾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强盛与辉煌。特别是在地下沉埋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铸造精美、纹饰瑰丽,且能“一钟双音”、旋宫转调,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其空前绝响,令世人惊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为随州赢得了“编钟古乐之乡”的美誉。
当前,随州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编钟音乐之都,传承、弘扬编钟文化,做大编钟音乐文化产业。
丰富的文物遗存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如此赞美随州。
随州地下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堪称“文物大市”。在随州博物馆展示厅,曾侯乙墓、擂鼓墩二号墓等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在现代灯光技术的照射下显得精美绝伦、光彩夺目,前来参观的人们无不赞叹随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除擂鼓墩曾侯乙墓、二号墓外,随州近几年来相继发掘了叶家山古墓和文峰塔 (义地岗)古墓。前者为西周早期曾侯墓葬,共出土文物700多件,以青铜器为主,还出土了部分原始青瓷。多数青铜器上有 “曾侯”和 “曾侯谏”铭文,这是自曾侯乙墓发掘后,又一和曾国或曾侯相关的考古发现,对研究西周早期的曾国历史有重大作用;后者为东周曾国墓葬,共出土文物500多件,青铜器占半数以上,多数有“曾”字铭文,还首次在随州境内发现曾国车马坑,在全省首次发现“亚”字形墓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当前,随州正考虑优化整合考古文化遗存,积极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古代曾国国君墓葬遗址博物馆等,以充分展示随州丰富的文化遗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承载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展示城市的风貌,体现城市的气质,延续城市的血脉。随州古城、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等这些地上的文物遗迹,及其所展现出来的历史风貌等,是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也是名城考核的重要指标。相对于地下文物遗存的丰富,随州地面文物遗存则显得较少,但这并不等于存量的虚无。
据史料记载,今之随州古城实以明清古城建筑遗存为基础,面山临河筑城,设有内、外二城,分别是青城、土城。运用上圆下椭的对称布局,构成了我国少有的形似琵琶的古城布局特色。城高三丈,周十里,共设有十三个城门。青城有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北门,各门有楼;土城有近圣门、龙会门、聚奎门、阳和门、汉东门、顺德门、玉波门、霖雨门。其中,汉东门建有一楼,高三层,名曰“汉东大郡”,为历代名儒显宦、文人墨客登眺吟咏之所。城外设护城河二道,深丈余,建闸五处导水入城,注入大小通津河,使整个城区清水环绕,景色如画。如今,被毁损的随州古城墙部分得到修复,护城河保存较为完整,并将分段疏通整修,古城格局清晰可见,明清风韵依稀犹存。
文峰塔、岁丰桥、雪公堂、天主教堂、草店子街等历史文化古迹古建和街区则得到修缮和保护,这些地上不多、散落各地的文物遗存,成为随州沧桑历史的见证。而由许多名人故居等构成的随州历史文化的亮点则消失殆尽,只存在于故纸堆中。如季梁墓(祠)、隋文帝杨坚故居——智门寺,欧阳修读书的白云书院、李氏东园,张衡读书台等古迹都已不见踪影。
历史总是在盛衰发展中演进,众多的名胜古迹也随着历史兴衰的政局不断破坏、恢复与新增。今天,市政府决定修复部分古城门、古城楼,恢复重建杨坚故居、季梁墓(祠)等历史遗迹,延续随州文脉,实为名城之幸。
独特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彰显着城市的特色与吸引力。
随州地处江淮河汉,沐浴南风北雨。居中华之中、随枣走廊,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过渡地带。多元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随州城市文化生态基因,并融入现代生活,让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光芒闪耀。
随州花鼓戏,是随州独有的地方剧种,已有170余年的历史。主要声腔有:“蛮调”、“ 调”、“彩调”、“梁山调”。它集南北文化之大成,既有北方文化之高亢粗犷,又有南方文化的委婉细腻,两种文化在随州花鼓戏中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一枝独特奇葩。
近期,我市组织创作编排了《白银千两》、《不下马的将军》等花鼓剧,在全省和全市各地巡演,受到了观众的热捧。这是我市保护和发展随州花鼓戏,传承随州文化,弘扬地方戏曲的重大举措。
方言是地域文化之根。随州南北交汇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语言,如 “骚好”、“睡高高”…… 即使同处随州,随北与随南在方言的表达上也有明显的不同。随州文化学者蒋天径编著的《随州方言大观》,对随州方言的音色及其呈现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研究随州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一扇窗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应有之义。据市文体局副局长张立敏介绍,我市从2006年开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项入选省级保护名录,63项入选市级保护名录,6人荣获省级传承人称号,59人荣获市级传承人称号,成功申报1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连续几年的寻根节上,我市举办了文化庙会,将“义阳大鼓”、“皮影戏”、“打硪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搬上舞台,展示了随州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同时,《 山祭祀歌》、《随州民间谚语》、《随州民间歌谣》等一批非遗丛书出版,使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风来雨往古随州,几处青铜几石头。今到曾侯家里坐,黄钟大吕听春秋。”2010年,来随参加寻根节的著名作家熊召政如此诗赞随州。他认为,随州是中国文化的高地,是可以发出黄钟大吕强音的地方。
人世沧桑,岁月绵长。5000年来,随州先民们的伟大创造与不懈努力,积淀了深厚的炎帝神农文化、编钟文化、曾随古国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和众多的文物遗迹,这些都是我们这座城市所特有的珍贵资源和宝贵财富。今天,作为名城的人民,我们理应倍加珍惜,并承担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之责任,弘扬传承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高尚精神,大力推进“圣地车都、神韵随州”建设,续写历史文化名城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