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二期考古中的第二大墓M28号墓,清理到棺底部分,墓中清理出大量青铜器及多件随葬玉器以及朱砂.
连日来,叶家山考古仍紧张进行,考古发掘进入最后阶段,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大量兵器和玉器,同时M111号和M28号两座大墓已挖到棺底部分。
7月14日下午,根据M28号墓留存的墓主两颗牙齿,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墓主人的年龄在30岁-35岁间,“至于是男性还是女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
出土大量兵器 墓主或为曾国军事统领
12日下午,叶家山西周曾侯墓葬群中最大规模的M111号墓的二层台上的文物,全部对媒体开放。
记者看到,除了与其他大墓中共有的青铜鼎、青铜簋、鬲、斛、爵外,最吸引人的要数分布在四周的上百件兵器,铜戈、铜盾、箭镞等十分齐全。
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项章介绍,从这些兵器来看,至少可以从侧面初步判断,M111墓的主人曾是曾国的武将,或者是爱好兵器的曾国贵族。
而M28号大墓中,除了东侧的二层台上散落着矛、戈、戟外,四周还有上十块青铜盾牌,墓室左侧还有两只战车车轮。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说,M28号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曾国军事统领或高级武官。
M28号大墓开棺 墓主年龄在30岁-35岁间
13日下午,第二大墓M28号墓终于清理到棺底部分。遗憾的是,M28号墓棺木已腐朽,骨骸也保存得不尽如人意,考古人员仍在对墓主人现存的骨骸进行鉴定。
当日下午开工前,黄凤春预测说,当天应该能测出M28号墓的墓主人性别、年龄、病因等大概情况。开工后不久,黄凤春意识到:“情况比预计中复杂很多”。“这个骨骸保存得相当差,几乎烂得跟泥土一样,所以发掘工作要相当细致。”黄凤春说。
为何1978年同是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棺椁保存基本完整,而叶家山墓群腐烂如此严重?黄凤春解释,曾侯乙墓棺椁四周都塞满了木炭,起到吸水防潮作用,而叶家山的墓葬群虽然埋藏得深,但附近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棺椁在3000年的岁月中不断受到地下水侵蚀,可能位置也发生改变,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木质棺椁逐渐被腐蚀掉了。
7月14日下午,根据M28号墓留存的墓主的两颗牙齿,黄凤春初步推断,墓主人的年龄在30岁-35岁之间,“至于是男性还是女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才能确认。”
3个大马坑 或整体揭起“搬家”
叶家山墓地3个比较大的马坑有望整体揭起,转到室内保护或开展实验室微型发掘。
此次发掘的7个马坑中,有3个比较大,其中最大的一个有10匹成年马的骸骨,另外两个有8匹马的骸骨。
为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发挥其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功能,考古人员初步拟定了对马坑中的马骸骨连同周围土方一起,整体揭起搬迁,安置在博物馆内复原保护,以后甚至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展厅。
对马坑进行整体搬迁,技术上是否可行?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说,对马坑的保护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取样、鉴定后,用土进行回填保护,若今后还需要研究,再重新打开;二是将马坑连同周围土方一起揭起,转移到室内保护、研究,比如枣阳战国九连墩车马坑就已迁到省博物馆内供观众参观。
大批玉器出土 古人也爱收藏美玉
M111号和M28号墓墓中清理出了多件随葬玉器,经考古人员鉴定,这批玉器中有釉玉、岫玉、和田玉等。
为何位于随州叶家山的墓葬群中会出现大量外产玉?黄凤春解释,可能古人也爱藏美玉,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从外地收藏,也可能是他们从更早的墓葬中发现的。
黄凤春告诉记者,根据玉器形状及玉器上的小孔可判断这批玉器有一些是改制玉,玉器改制在新石器时代就很普遍,在叶家山一期考古发掘中也发现大量改制玉,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古人对玉器的喜爱。
玉器一般佩戴在墓主身上,玉器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墓主即将现身?
黄凤春说不一定,因为古人埋葬有讲究,有的墓主身上要穿十几套衣服,外面再裹上被子,再装进袋子,这样就有了一定厚度,再加上3000多年地下水的作用,这样可能原本放在身上的玉器距离墓主就有一定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