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记者采访发现,用烧纸寄托哀思的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灰絮乱飞,空气中夹杂着烧纸的味道。
昨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在背街小巷看到,烧纸的市民是一波接一波。一些居民手捧着一沓沓黄纸,就近找个角落焚烧。烧完后,墙根、地面等处留下一块块黑斑,风一吹过,纸灰飞扬。
为规范市民烧纸,随州市住建委组建了督查专班。市城管执法局、园林局、经济开发区建设局、曾都区城镇管理执法大队的600名执法管理人员在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绿化带进行巡逻,劝导市民不要违规烧纸放炮,引导人们到背街小巷、空闲厂房、空地去烧纸。同时,配备3台大吨位洒水车随行保障,杜绝火患发生。
“七月半”烧纸是否合适?一位陈姓市民表示,烧纸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空气,是不文明的行为,广大市民应该选择现代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革新风俗,比如鲜花、网上献花等。另一位吴先生认为,烧纸不是很安全,可以自备铁桶,既安全又文明。
随州市城管执法局管理科科长程子强表示,“七月半”烧纸是传统习俗,禁止不现实。但烧纸是种不文明的祭奠,既污染环境,还影响身体健康。广大市民需文明地表达哀思,文明祭奠,不仅环保,更是素质提高的表现。
记者手记
“七月半”烧纸寄托哀思,缅怀先祖,无可厚非。但带来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对空气的污染,体现了文明素养的低下,与现代城市的发展与管理不相适应。相比之下,我们在表达哀思的同时更应该文明。
市民采取烧纸祭奠已故亲人的做法,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浪费,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昨日,不少市民焚烧纸钱,导致附近烟雾弥漫,空气混浊。其实,祭奠已故亲人形式多样,可采取鲜花、烛光、网络祭奠、举行家庭追思会等方式,这样既文明又生态。
每一位市民,要共同珍惜和爱护优美的生态环境,树立起文明意识,文明祭奠,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在文明祭奠中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争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