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曾都 正文

“软实力”激发“硬动力”—广水市“三种文化”解读

2013
08/23
11:12
3249

盛夏八月,酷暑难挡。步入广水,发展的场景更是如火如荼。

一河两岸、应广大道、城东新区建设,堪称高起点、大手笔;昌瑞纺织、风光互补新能源开发、华鑫冶炼二期扩建,动辄数亿元投资;大招商、大宣传、大考核、大督查、大帮办、大治庸、大平安等“七大活动”深入推进。

广水是一片发展热土,也是一片文化沃土。

改革开放以来,广水人顽强拼搏,奋发图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放文化、创业文化,积淀和孕育了大气开放、重信尚义、合作包容、负重图强的广水人文精神。

近几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高扬责任文化、亲商文化、包容文化大旗,以“软实力”激发“硬动力”,驱动广水跨越赶超。

“穷不可怕,懒可怕;冒不可怕,等可怕;干事摔倒不可怕,不干事坐而论道最可怕。广水要跨越赶超,必须保持一股气、铆足一股劲,以非常之为、非常之举,突破发展困境!”广水市委书记吴超明说。

责任文化:敢于亮剑的担当

7月初,广水市滨河公园的“经济社会发展展示长廊”又换新内容了,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该长廊公开展示了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和成效。这条长廊是去年8月建成的,定期更新,成为广水“责任文化”的一个窗口。

“责任,是时下广水发展的核心、要件,而责任文化是事关广水未来的‘驱动器’。有什么样的责任,就有什么样的干部队伍;有什么样的责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广水发展!”广水市委书记吴超明说。

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瞄准全省中等城市目标,以超常气魄、战略眼光,建设马都司生态新城,拓宽应广大道,加快推进 “两城同城”、“两城同质”、“产城一体”,打造未来城市新地标。

“向做加法致敬,为正能量喝彩!”在麻竹高速广水出口,这句公益广告语让人心中一动,在经济下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它亮出一座城市的态度,给出一种健康向上的导向,提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有限、努力无限”、“没有该不该承担责任,只有愿不愿承担责任”……这样的标语在广水市街道、广场随处可见,责任文化渗入城市的各个地方。

责任体现担当。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是干部队伍的 “第一精神”。广水四年连环大旱,全市337条河流306条断流,小型水库基本干涸,主要水源地降至死水位,20万人饮水面临危机。面对严峻形势,广水各级干部坚持抗大旱、抗长旱,勇斗旱魔保民生。该市实施应急供水一、二、三期工程,形成“五库联网”、“两城同网”供水格局,有效解决了“东三镇”20万人用水难题。该市还整合项目资金1.3亿多元,实施东、中、西线三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铺设供水管网670多公里,打通安全供水“最后一公里”,解决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近40万人饮水难题。

责任表明大局。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略。 “锻造坚强的工业‘脊梁’”,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该市坚持把十里工业基地、 “东三镇”工业区两大集聚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投资5亿多元完善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建设,打造工业发展的高地、人才汇聚的领地、创业就业的洼地。通过定期开展企业招聘会、定单培训以及 “阳光行动”等活动,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促进了群众就地就业。目前,“两大聚集区”已建成面积20多平方公里,落户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80多个。

责任激活项目。该市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广水城乡成为项目建设“大工地”。今年上半年,全市实施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6个,华鑫二期、强海二期、星光建材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32.4%;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成为拉动投资主导力量。

责任重在落实。为保证责任落到实处,该市实施大比武、大督办、大考核,放大赛场效应、晒场效应和磁场效应。推行半年乡镇观摩和季度部门汇报,以实干求支持,以苦干促跨越。狠抓落实链条,实行岗位目标化、目标数字化、数字责任化,晒责任、晒承诺、晒进度,以倒逼机制,促作风转变。成立重点工作督察办,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决策进行督办,一月一通报。创新干部实绩考评机制,实行“一考三评”,对干部实绩定量考核,由上级、同级和下级对干部个人满意度进行评议。

 目前,“凭实干创业绩,靠业绩争位次”已成为广水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
包容文化:海纳百川的胸襟
应四面之重而为山,广八方之气而为水。
“合作包容”,是广水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广水海纳百川的胸襟。“广水‘走出去’的文化很发达,‘请进来’的文化也应该很发达。广水,有接纳多种文化的胸怀和过去,也应该有包容不同观念、理念的气量和未来!”广水市委书记吴超明说。
去年,广水党政代表团赴豫皖苏鲁四省六县市考察学习,从江苏沭阳取回“责任文化”的真经、从河南中牟取回“园区文化”的真经、从山东微山湖取回“旅游文化”的真经。今年8月,该市又派出考察组,学习驻军部队的创新文化、育人文化、和谐文化。现在,这些经验已化为广水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包容合作,和谐发展。”广水积极、主动与不同的经济区域、经济形态携手合作,并不断在合作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拓展出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全省“两圈一带”战略提出后,广水一度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干部群众议论纷纷,发展信心受挫。广水市委、市政府打破思维定势,化不利为有利,于逆境中奋起,创造条件上,实行全方位对接、融入,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为广水发展趟出一条条新路。

“挤”进武汉城市圈。起初,武汉城市圈成员里没有广水,广水奋力争取,成为观察员。之后,该市积极变“观察员”为“运动员”,全方位对接大武汉,推进优势产业共生,不断放大城市圈 “同城效应”。
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该市主动融入随州大旅游、大文化之中,对各风景区实施整体式开发、立体式推进、生态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形成以炎帝文化为主体,以大洪山、徐家河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叫响“自然山水、休闲圣地”旅游品牌。目前,徐家河、三潭景区正在全力创建4A级景区。
搭乘大别山试验区“快车”。大别山试验区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后,广水快速行动,主动对接,迅速组织专班攻关,在关门前挤进,每年可争资1.8亿元,实现一体发展。该市还提出,后发快进,争当试验区先行者。

当好 “金鸡复鸣”计划 “配角”。河南省实施 “金鸡复鸣”计划,打造鸡公山生态文化旅游试验区,总投资100亿元。广水闻风而动,积极筹建武胜关生态文化旅游试验区,得到省政协及省领导重视支持,可望跻身全省 “一元多层次”战略,成为广水又一个省级战略发展平台。
“微笑面对游客!”在广水各个风景区,不论是导游、商贩,还是酒店的服务员,都以温馨的笑容迎接每一位游客。秀美的景色、周到的服务、亲切的笑脸,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善待异乡客人,包容异乡客人。”广水市杨寨镇近几年飞跃式发展,就得益于对企业的关爱和包容。该镇深入开展“杨寨的昨天感谢谁、杨寨的今天因为谁、杨寨的明天依靠谁”大讨论,形成了环境就是竞争力、生命线的共识。

为了让鼎盛公司顺利落户,该镇耗资1000余万元,辟开一座山,搬迁一个自然湾,征地180余亩,把该做的全部做到位。后来,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投资没有完全到位。杨寨镇不责怪、不放弃,一如既往地支持。去年,公司决定新上项目,镇里按照企业要求,立即协调有关部门,迁移了铁路信号线,完成了高压线改道。
去年,广水大旱,华鑫公司供水不上,镇里调动消防车为企业送水1个多月,花费30多万元。企业老总陈钦感动万分,决定把总部搬到杨寨,把儿子户口迁到广水,并动情地说:“我要是不把华鑫特钢做成全省一流,就对不起杨寨,对不起广水!”
杨寨镇只是广水关心客商、优待客商、包容客商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广水,“你发财、我发展”、“企业家是衣食父母”的观念深入人心,“让企业家坐上席”、“把游客当亲人”的现象成为常态,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企业家,不用完美的标准苛求企业家,鼓励创业、宽容失误的社会环境已然形成。

亲商文化:企业家老大的理念
企业兴,则广水兴;企业强,则广水强。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就是一批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就赢得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砝码”。
“要坚持‘项目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构筑广水‘亲商文化’,营造全民崇商、全民创业、全民致富的浓厚氛围。”广水市市长黄继军说。
该市决策层非常清楚,对比先进地区,广水在发展经济上没有硬件优势,要想实现跨越赶超,唯有在软件上下功夫,在服务上找突破。
“大帮办”是广水“亲商文化”的一大创举,已逐渐成为助推广水发展的“第一品牌”。怎么帮办?该市提出,送“一盆火”,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给“一份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撑“一把伞”,净化企业发展环境。
“与企业家交朋友,当企业家知心人!”面对经济寒流和市场逆境,企业最缺乏的是信心。该市开展百家单位、百名干部驻百家企业活动,主动与企业结对子,为企业鼓劲提气、排忧解难,用实干感动客商,用真情呵护客商。

昌瑞纺织落户广水,首期投资1.5亿元,1周完成征地,30天办妥房产证、土地证,企业老总对广水的办事效率和真情服务十分敬佩,决定追加投资2亿元,进行二期建设。
该市每年组织两场大型招聘会,为企业招聘员工;每年举办两次银企对接会,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成立了三家小额担保和贷款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该市“四大家”领导带头落实“一驻四挂”(驻一个乡镇,挂一个村、一个社区、一家企业、一个项目),并负责跟踪包保在谈重点项目、城建重点项目和旅游重点项目。目前,该市共60余个企业和项目落实了责任领导。
7月8日,该市开展“一企一策”现场办公会,决定对10家重点骨干企业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上半年入库税金同比下降的工业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下调10%;加强重点生产要素保障供应,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和供水供电问题。

实行涉企收费明白卡、入企检查准检证、外来客商绿卡制度,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为企业减负319万元,为50多位客商办理了绿卡,否决了3个部门入企检查申请。
与省建行进行战略性合作,启动“助保贷”活动,市政府出资1075万元进行撬动,省建行放低门槛,贷款放大10倍,解决企业抵押不足问题。目前,已有13家企业从中受益,获贷2500万元。
从2011年开始,该市每两年评选一次“四个十”(“十大经济人物”、“十佳创业先锋”、“十佳招商能手”和“十佳发展环境卫士”),营造“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创事业”的干事创业风气。本月初,已启动第二届评选活动。
广水在全市倡导尊重企业家的良好风尚。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市委书记吴超明、市长黄继军都放弃与亲人团聚,远赴长三角、珠三角给客商拜年。该市还积极推荐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税收过200万元企业家代表参加推荐干部;卫生部门免费为企业家体检,为企业家建立健康档案。
筑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2012年,广水引进到位资金近60亿元,同比增长67.8%,19个过亿元项目相继落户。

发布人: xinee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