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联动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一、城乡规划全面启动。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分阶段实施,多角度宣传,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模式。
一是完成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超前决策,把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2007年聘请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确立了城市“东拓、西抑、南优、北调”的空间拓展策略、经济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保护战略,提出了建设鄂中北地域性中心城市,有一定历史景观于一体的湖北省旅游城市,濒水近山、人居环境倚望的山水城市的发展目标,争取到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超过8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人水平达到60%。
2010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发展需要,又组织编制了《随州市城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将随州建成“鄂西圈”重要门户、“两圈”融合的重要节点、全球华人谒祖圣地、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成名符其实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全省最大的农产口加工出口基地,全省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建成襄十随城市群枢纽城市、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
二是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要求,将产业集聚区建设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组织编制了范围包括曾都区东城、西城、南郊、北郊四个办事处和淅河、何店、万店三镇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为993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呈报省政府批准,从而使城区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了100%。
三是完成了重点城镇、重点村等规划。按照城镇经济发展要求,结合城镇经济发展特点,由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各县、市、区(乡镇)规划和全市确定的136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同时,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支持,完成了全市所有县、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城区、重点(城)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
一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广水、随县城区为两翼,以重点镇为纽带,以农村新社区示范点为辐射的“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城镇化统筹格局,围绕建设“山水生态宜居城市、襄十随城市群枢纽城市”的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以新火车站建成通车及“九路一桥”配套完成为标志,投资近20亿元,新建了新火车站鹿鹤大道、编钟大道、清河东路、波导大桥等“九路一桥”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了新老城区的循环互通,拉开了城东、城南新区框架,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0平方公里。近五年共建成4个省级开发区,市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居第五位;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武康铁路增建二线、随岳高速和麻竹高速随州段建成通车,全市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3.4公里,初步构筑起以交通促流通的大交通格局。
二是小集镇建设步伐加快。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小集镇建设。大力推进随南和广水北三镇试验区建设,建成115个居民点。通村公路达到4100多公里,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新建沼气池和改厨、改圈、改厕“一建三改”8万多个。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应办、广办进入全省百强,郝店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洪山镇、武胜关镇、吉祥寺村等一批镇村先后跻身于省级特色镇、重点中心镇、生态镇和生态村的行列。
三、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按照“一街一景”的要求,对市城区建成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绿化,主次干道硬化率达100%,人行道铺设率达到100%以上,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投资126亿元,建成了白云湖水库、滨湖风光带、滨湖体育公园、神农公园、波导大桥、白云大道、迎宾大道、炎帝大道、编钟大道、神农大道,新建主干道51公里,改建道路20.7公里,整治背街小巷219条;加快建成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民中心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相继实施了城市燃气、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内河治理、明珠广场和白云山森林公园改造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绿化面积360万平方米,“一河两岸”的规划建设荣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城市管理不断加强。
在城市管理上,立足提升城市形象,坚持精细化管理,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文明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着力构建市区一体、分工明确的“大城管”格局。大力开展“人人参与,洁美随州”等一系列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引导市民树立“爱家园、促和谐”的意识,规范市民行为,提高市民素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使城市管理由单一的卫生环境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严厉查处违法建设,持续开展“三城同创”,我市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楚天杯”优胜城市,广水市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随县厉山老镇改造、行政办公新区建设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