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曾都 正文

国内手机资费计算方式太复杂 双向收费遭诟病

2009
12/15
13:55
3087
专家呼吁,计算方式过于复杂、手机上网资费不透明和双向收费仍未真正改为单向收费是目前国内手机资费的“三宗罪”,而欲破除国内手机套餐过多、资费不透明的顽疾,还是要打破电信市场的垄断局面,让电信运营商们充分竞争,这样消费者才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计算方式过于复杂   北京的王先生最近换了一台3G手机,但面对电信营业员天花乱坠的介绍,他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何种套餐。“表面上看似乎品种很多,而且很优惠,其实都不太便宜,运营商目前推出的3G包月套餐中,只有少量品种低于每月100元。”王先生说。    在广大消费者“降价”呼声的压力下,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始学习和推广欧美电信业常用的“套餐制”资费。但和欧美等国电信运营商的“全国统一价格”以及“明 码标价”不同,国内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名目繁多的套餐,由于没有统一的资费标准,在资费方面并没有做到实质的大幅下调,反而因为缺少翔实的服务款项解释, 为用户设下了不少消费陷阱。   记者在对比中国移动的神州行系列资费时发现,“家园卡”、“长话卡”、“畅听卡”、“轻松卡”、“标准卡” 和“大众卡”除了月租不同外,还各有各的资费标准。虽然看似是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所采取的差异化营销,但事实上,在本地资费、长途资费和漫游资费三方面,全 都做到低价的套餐几乎没有。而这三项收费相对较低的套餐,则会对用户征收高额的月租费,仍然做不到名副其实的低价。   在分析三大运营商所 提供的现行套餐资费时,记者还发现,一些看似划算的套餐,资费虽然较低,但计算方法却存在“猫腻”。比如,2008年由于工信部下发《关于降低移动电话 国 内 漫 游 通 话 费 上 限 标 准 的 通知》,移动运营商将国内漫游通话费主叫上限标准降为0.6元/分钟,但长途话费的实际计算方式却是:本地话费+长途主叫话费,如果在外地进行通话则变 为:漫游费+通话地本地话费+通话地长途主叫话费。即便用户加拨IP号码,花费一样会超过0.6元/分钟的国家标准。对此,运营商在和用户签订的合同以及 资费手册上,并没有做出说明。而大多数消费者对此也颇为不满。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五花八门的“手机套餐”既不透明,又让人算计不清,就像一道道难解的数学题,即便是数学家,也未必都能整明白那些个藏着掖着玄机的“手机套餐”。   “如果一定要拿着计算器,分各种情况来计算新套餐到底是便宜了还是贵了,相信除了运营商自己,没几个人能算清。买的没有卖的精。套餐给人的感觉就像搭售,更像促销。”在北京一家IT公司上班的周女士说。   手机上网暗藏陷阱   除了通话资费存在陷阱外,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运营商们也在上网资费方面为消费者下了“套”。    以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套餐为例,五元包月可以享受每月30M的G PR S流量,超出的部分以一分/K B收费。对于用户而言,30M流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需要,但由于我国现行2G电信网络存在C N WA P和C N N ET两种接入方式,导致手机用户只有在访问W A P网站时,流量才会被计算在包月流量中。如果要访问WWW 网站,费用将单独计算。而现有的WWW 网站页面容量一般都在1M左右,像新浪等门户网站的首页,更是高达十几M。一旦用户用手机访问,即便按照现行G PR S收费标准,花费也将达到百元之巨。   对于这种技术原因造成的资费问题,运营商在资费手册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而记者拨打运营商服务 热线咨询时,对方则宣称“这是常识,运营商没有义务告知消费者”。除此之外,现行的上网流量包月资费大多限于本地使用,对于异地使用的资费计算方式,也没 有详细的规定。而消费者面对一笔“糊涂账”时,只能听任运营商以“单方面解释”将钱扣除。   另外,运营商所提供的一些免费或低资费服务, 也有可能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例如,中国移动提供的“手机报”服务,资费手册上标明“免费”,但实际上,每当用户收到手机报时,都会因产生一定的G PR S流量而被扣费。如果用户点击手机报中的链接,则可能产生更多的花费。而所谓的“手机电视”等服务也是通过这种“服务免费,流量收费”的方式,使不明真相 的消费者花冤枉钱。   更令广大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是,一些所谓的免费短信通知服务,一旦开通,数月之后就会变成收费服务,而且会不停向用户发送收费短信,而且无法立刻取消。    记者就这一问题询问了三大运营商设在北京的不同营业厅,得到的回答竟惊人地相似:“运营商的推送服务是免费的,但短信服务是内容服务商提供的增值服务, 收不收钱他们说了算”。但业内人士则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一解释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因为运营商会向内容服务商收费,实际上是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间接地 打开了他们的钱包。   双向收费遭人诟病   对于消费者深恶痛绝的“双向收费”,三大运 营商似乎并不打算让步。今年5月23日,北京移动公司在全国首先推出“被叫全免计划”,但涉及这一服务的全球通资费套餐,并没有完全实现手机用户梦寐以求 的“单向收费”。取而代之的是强行征收手机用户每月50元的月租费,而且本地、国内、国际通话资费也明显比其它资费标准有明显提高。    10月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也都相继推出所谓的“单向收费”套餐,向用户承诺,只要加入某一套餐,就可以享受“单向收费”的优质服 务。但事实上,这些套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消费陷阱,基本上都会要求用户缴纳超额的月租费,而通话资费方面也出现了不降反升的情况。   “消费者希望的是实实在在的降价,而不是变相的套餐。”对此,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认为,这一做法很不合理。因为用户不打电话根本不占网络,不产生任何成本,也就不存在月租一说。这样的收费方式较之已有的套餐,是一种倒退。   不过,记者发现三大运营商的3G业务套餐均施行了全国范围接听免费,第一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国际接轨”。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三大运营商急于发展3G用户,而用户数量众多的2G市场,短时间内仍然看不到有“单向收费”的迹象。   业内人士称,欲破除国内手机套餐过多,资费不透明的顽疾,首要的还是要打破电信市场的垄断局面,让电信运营商们充分竞争。   数据显示,我国电信企业的利润率高于20%,而其他国家不超过10%,在电信业发达的美国,利润率甚至还不到1%。我国电信行业在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服务质量都比不上美国的情况下,利润率却是美国的20倍,归根结底在于电信行业的垄断。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霞认为,从管理方式看,我国电信资费目前正处在从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逐步过渡的阶段;从电信资费的结构与收费方式看,资费 方案还需更加简单化和人性化,以顺应消费者的偏好和习惯;电信市场的计费行为还需规范与管理,当前一些不合理的收费仍然存在,未来的改革与规范管理仍然任 重而道远。
来源: cnBeta 发布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