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曾都 正文

轻装上阵“农”字为先 我市供销社改革发展“随州经验”解读之二

2010
05/19
16:29
3705
[b]轻装上阵“农”字为先 ——我市供销社改革发展“随州经验”解读之二[/b] 5月11日,市供销社主任申永和这样总结改革的成果。 采访中了解到,基层供销社以往经营项目分散,主业不突出,效益低下,而真正困扰供销社的是多年沉积的人员和 “老账”包袱。 以曾都区何店镇供销社为例:2000年,该社全年收入30万元,企业员工130人,1年须花费12万元为职工缴纳各项保险,加上日常开支、员工工资等,收入所剩无几,经济包袱累计达100多万元。 负债累累的不单是何店供销社。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共有1.2亿元经济包袱。 2001年,我市供销社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系统推行疾风骤雨式的企业转变体制、职工转换身份的“两转”改革。 “减负”先要“减人”!经过分流,8616名职工人均2万元一次性买断工龄,返聘职工3889人,妥善安置了1400多名离退休职工。对经济基础和效益较好的基层社,组织职工和农民入社入股,保留优良资产;对资产质量差、经济包袱重、服务功能弱的基层社,在妥善化解债务、保留优良资产、合理安置人员的基础上,采取大社带小社、强社带弱社的办法合并成立中心社。截至2003年,全系统独立核算企业由88个减至51个。 “我们不仅用现金、实物,还用部分资产来安置职工,下决心彻底卸下包袱。”随县三里岗供销社主任何学道说。 明晰产权,轻装上阵,我市供销社焕发生机,并把服务“三农”作为立社之本,推行“两社一会”,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使之成为巩固传统业务的一条成功路子。 乡镇基层社按照民有、民营、民管、民享的原则,围绕各乡镇特色产业,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33个、行业协会8个,既找回丢失的农产品市场,又拓宽了农民致富路。 “田丰收购到田边,边角废料都变钱。”这是农户对供销社开展农产品购销服务的赞言。社属企业随州田丰土产公司,依托特色产业,建有2万亩农产品基地,延伸收购网点200余个。去年,全市供销系统实现农副产品购销总额6.8亿元,通过订单直接服务农户4800户,为农民增加收入6680万元。 与此同时,供销社还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着力抓好龙头培植、中枢联结和终端辐射三个环节,在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等方面,推进“超市下乡”工程和“金边银角”战略,兴建综合服务社,延伸网络配送“触角”,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初步建立了立足城市、覆盖乡村、连锁配送、上下对接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 目前,全市882个行政村共有村级综合服务社781个,其中小超市、便民店、连锁店达257个,农资配送率达90%,构建了严密的服务“三农”网络。
来源: 随州日报社 发布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