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随州新闻 曾都 正文

“编钟名片”—随州擂鼓墩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之二

2013
09/18
09:53
3927

曾侯乙编钟是随州一张闪闪发光的世界级“名片”。这张“名片”的内涵,却不仅仅只是编钟、只是音乐,而凝结着古代曾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基因,并在2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一个日本人的心灵震撼

1992年5月,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曾侯乙编钟”展览会上,一位日本学者小山内被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团的演奏所深深震撼。于是,她找到一些关于编钟的研究文献,知道了编钟在考古学、在古代音乐史上的价值,更进一步地联想:在编钟时代,中国人持有什么音乐观呢?曾侯乙编钟铭文中清楚地记载着先秦律名、阶名等等乐学术语。通过这些铭文,能够推断当时的乐律学理论以及实际的乐学体系。总之,在当时的中国,音乐科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相当现代的高度。

她又找记载有先秦音乐观的文献 《尚书》、《国语》、《吕氏春秋》等阅读,了解到这些史料所阐述的音乐观,与西方现代音乐观极其不同。

1997年,当她听到谭盾创作、用编钟演奏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时,更感到非常的激动。

小山内说,《1997:天·地·人》是为了庆祝香港回归而创作的。这部作品充分使用了编钟这种在古代极富有政治色彩的乐器,来表现香港回归这个主题,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从我的角度看,编钟肃然地响起以后,相应柔缓童声合唱的配合很自然,营造了绝妙的音乐世界,让我们感到了辉煌的未来。合唱提高以后,人们熟悉的《茉莉花》出现,真是好像天使般的声音。这以后展开了很活泼的《龙舞》,接着是典雅的《风》……这一连串的音乐是一种中国人的祭礼。这正是庆祝的典礼!在京剧曲目消失后的庄严的编钟独奏,真是绝妙。编钟的声响把我们从刚才华美的典礼场面带进了古代的音乐世界中。

在这里,编钟表现出了曾统摄古代的宇宙观。谭盾用他独特的现代音乐方法,让我们想起音乐原有的力量,并让我们沉醉在音乐的原始魅力中。

我最尊敬的日本人是江户时代的政治家胜海舟。他是推进日本现代化的最能干的政治家。当时在脱亚入欧的时代思潮中,他主张要有亚洲“连带感”。他说:“中国很大,中国人也很多,不管政治体制如何,中国人的本质性格不会变。所以,为日本的将来,日本应该依靠的是中国,应该重视和中国一起进行亚洲整体的经济发展。”所以,他既反对甲午中日战争,也反对侵略中国领土。如果当时的明治政府采纳胜海舟意见的话,就没有甲午战争,没有中日战争,没有日本的战败,没有美国的占领,就会重视东方的价值观,另一个世界就会展开。但是,明治政府没有采纳胜海舟的意见,历史朝着极其不合东方人本意的方向前进了。

一曲编钟演奏,使小山内女士不仅感受到音乐原有的力量,和音乐的原始魅力,更使她体会到天人合一的东方价值观,体会到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和谐相处,按“东方人本意的方向前进”。

数百年积累的铸钟历程

今年7月,叶家山墓地考古出土了5个编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说,叶家山曾侯编钟比擂鼓墩曾侯乙编钟早500多年,“它们都能发出声音,4个甬钟是‘一钟双音’,加上1个镼钟,至少可发出9个音。”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考古专家李幼平在考古现场观察了这5个编钟后分析,它们的外形与曾侯乙编钟很像,甬钟是合瓦形,能发出两个音,镼钟是椭圆形,至少可发一个音。

从叶家山到擂鼓墩,曾国的铸钟历程走过了数百年,几乎伴随了曾随历史的始终。

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对编钟等曾国青铜器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曾国虽没有发现任何与铸、炼相关的作坊遗址,但曾国青铜器始终保持着一些个性特征,即曾国青铜器有一定的选择性、器形与纹饰等程式化的设计等,已经暗示出曾国在各阶段都应当一直拥有独立的青铜铸造业。

曾随,从西周王朝的南疆重镇,到战国时代与楚国的世有盟誓和平相处,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达到鼎盛时期。

 曾侯乙编钟反映出高超的青铜冶炼水平,合理的金属成份配比,规范的外形尺寸,工艺上的特殊处理,使编钟达到令人赞叹的音响效果;音律学上的领先水平,每个钟的钟壁上铭刻有关于音序方面的文字介绍,这在同期世界上其它国家是没有的;音域可以达到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于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钟体钟架编排科学,整套编钟两列三层,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从而能保证演奏出优美、庄严、隆重的乐曲……

同样是世界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也都有过铸钟的实践,但他们的钟口都是圆形,而圆形钟无论怎样敲,都是一个基音,且延续 (余音)长,很难形成音律。而曾侯乙编钟之所以能成为乐钟,关键在于它恰当地运用合金材料在科学配比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了“复合陶范”铸造技术、铝锡为模料的熔模法,加上钟壁厚度的合理设计、鼓部钟腔内的音脊设置、炉火纯清的热处理技术,才能使铸件形成“合瓦形”,产生“双音区”,构成“共振腔”。编钟的浮雕花饰,还对它所在的振动区起着负载作用,达到加速高频的衰减,有助于编钟进入稳态振动。所有这些,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华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从曾侯乙编钟的复制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即使运用现代发达的科技手段,复制编钟也需要攻克很多难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早在2400多年前,曾随人民就摸索出了铜、锡、铅三种成份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由于有了完备的中间音,所以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

1983年1月,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80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通过聆听,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认为复制品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但还是有所差异。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

瑰丽的中华文明新符号

编钟及曾侯乙墓中的其它文物,不仅为考古学、天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古代科技史、音乐史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还对研究古代青铜铸造史提供了大量实物。墓中出土的4640余件青铜礼器、乐器、加上青铜质地兵器、车马器在内,重达10吨之巨,消耗的铜、金、锡、铅等金属约12吨。这些青铜器物造型之复杂,纹饰装璜之精美,都是世所罕见的。尤其是编钟铸造,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表明当时我国金属冶炼和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世界之巅”。

经过科学攻关,编钟复制成功了。但曾侯乙墓中发现的另一文物,在2400多年之后的今天,仍无法复制。

这就是曾侯乙建鼓底座。

在举办上海世博会时,中国国家馆从“四大发明”和科技水平历程这个主轴来挑选展品,从全国挑选了8件国宝来展览,曾侯乙建鼓底座就在其中。

曾侯乙建鼓底座是青铜冶炼史上的巅峰之作,大体为半圆形,通高54厘米,底径80厘米。座圆面由八对大龙和数百条小龙纠结穿插而成,这些龙昂首摆尾,以多变的形态和对称的布局,构成了极其复杂生动的艺术形象,龙身互相缠绕,镂空并镶嵌绿松石。出土30多年来,人们连底座上到底有多少条龙盘绕,都无法计算清楚。有的专家拿着小标签在上面一个一个贴着数,但是每一个专家、每一次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包括青铜礼器和用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器、玉器、漆木、竹器和竹简等类共七千余件。其文化成就,在铸造史、音乐史、天文史、纺织史、美术史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许多器物是运用浮雕、透雕、镂空、错嵌等技艺制成的纹饰华美的艺术珍品,由方壶和方鉴内外套合而成的冰酒器,配鹿角与鹤身于一体的鹿角立鹤等,在设计和造型上,都是别具一格。

在一件衣箱盖面上有一幅珍贵的天文图象,把我国关于“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记载及其与四象相配的记录,提早到了战国初期,据此可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出土的文字资料也是很宝贵的。其中墨书竹简二百四十多枚,约六千六百字,是迄今我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批竹简。加上各种铜器铭文、石磐刻文、漆木器上的漆书和刻文等,此墓出土文字资料总计在一万字以上,具有很高的考古断代、历史研究和古文字资料价值。

而且,这些国宝被抽象成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代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演员用的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瓦缶,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现代声光电俱全的 “高科技缶”,其原型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原本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的冰(温)酒器,被抽象成一种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伴随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吟诵,给人一种来自远古、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从曾侯乙墓考古发现之后30多年来,学术界兴起了一股曾侯乙编钟研究热,涉及音乐、考古、历史、古文字、物理、天文、冶金铸造、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热情不减,乐此不疲,并将曾侯乙编钟的研究,放到世界文明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形成独特的全球化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现象”,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当今随州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发布人: xineeg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