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数码评测 正文

微软研究新技术 用手比划就可操作电脑

2009
12/13
15:24
827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正式发布引发了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大战,谷歌公司也随之杀入了这场竞争之中。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联网终端,无论是计算机、手机还是电视屏幕,都被拉进了一个“云计算”时代的宏大叙事当中。在“云计算”的时代里,往日的IT业巨人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租用软件服务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本报记者在微软亚洲研究院采访了洪小文院长,请他向大家描述了自己眼中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未来。 【人物名片】 洪小文 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专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是国际公认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曾就职于苹果公司。1995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于2004年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前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1 搞研发需要高情商 新京报:在微软研究院里工作的都是“科学怪人”吗? 洪小文:整个微软9万多职工,研究院的人数只占了1%,就像在社会中,科学家的数量也是少部分一样。 他们不是爱因斯坦,都是普通人。不过,科研很多时候是在做梦,研究院的确会找一些对未来有梦想,能够实现梦想的人。 新京报:他们的智商都非常高吧? 洪小文:是不是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科研,我不敢讲。但对现实希望能更精益求精,追求梦想,这一定需要最聪明的人吗?我们的科研人员是需要一些情商的。要讲团队合作,至少要让大家喜欢和你工作。今天的互联网,大部分的软件都是针对人的,所以情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你怎么看现在很火的“云计算”概念,以及这个领域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激烈竞争? 洪小文:“云计算”是必然的趋势。很像买房。现在呢,你可能租房就可以了,里面什么都有。“云计算”技术下,只要接到了网络,就可以得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 有几点还是要注意的:首先,还是有很多人要买房的,资料放在别人那里,安全性怎么保证?一定还是有人会用传统的方式。有人说全球都会变成云计算什么的,我觉得这么说不负责任;另外,“公共云”和“私人云”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云”是分很多种的;第三,“云”还是要和“端”结合起来;最后,云计算里面有一些有用的服务,但只有把软件放在数据库中才能产生服务,有了软件才有内容。 2 软件更新会快于硬件 新京报:“摩尔定律”说硬件的更新速度为每18个月更新一次,但过去30年中,计算机理论并没有很大的突破。因此,摩尔定律将很难延续到2020年以后。这是真的吗? 洪小文:每一行都会有瓶颈。所以应该放更多的经费在基础科学上。我觉得任何时代都需要好的突破,我个人是乐观的。今天微软在说“三块屏幕,同一片云”,指的是“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电视屏幕”,“云”是“云计算”。这些东西,几年前是做不出来的。今天的手机,不但可以上网,还可以触摸。这在五年前还只是个梦想。所以说互联网只是一个基本的网络,互联网上可以做很多新的东西。基础技术的创新才能让我们继续做下去。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摩尔定律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吗? 洪小文:摩尔定律说的是硬件更新的速度,现在还有网络和软件更新的速度。任何硬件都有物理的极限,而软件则是无形的。前段时间在松鼠会举办的科学嘉年华上,我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现在正在开发的图像软件。图像中,一个小狗在树前,你把小狗切除掉,软件可以自动把后面的背景还原了,这种技术现在一些地图软件中已经开始运用。切除的技术也很不一样,我们随便在一个物体或人上画几笔,就可以把这个物体切除掉。听上去就好像做梦一样。我个人是很乐观的。 3 语音识别已经很准确 新京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专长主要在图像和语音处理这块,现在你们主要在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洪小文:现在研究院一个很重要的研发方向叫做“自然人机界面”的综合技术。以前是要让电脑模拟人,现在的方向则是要电脑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你。今后的人和电脑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比如如果有摄像头的话,挥手就可以交流。另外,“云计算”是很新的领域,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发展。你所有的信息、资料都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GPRS随时知道你在哪儿,可以随时向你传递你要的东西。 新京报:你是做语音出身,这方面会有哪些突破? 洪小文:语音合成会有很大突破。你现在随便讲任何话,我可以让电脑录下来,回头分析你的语速。可以通过模拟,制作出你所需要的新的讲话。比如周杰伦的粉丝,就可以录他的声音,然后用软件让“周杰伦”讲任何你想听的话,唱任何歌。 新京报:中文这样复杂的语言,什么时候会出现准确率较高的语音输入法呢? 洪小文:现在的office的中文语音输入文章,准确性可达到95%,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真正让电脑了解你讲的每一句话,区分说话时的背景和噪音,这还是需要很复杂的技术的。人讲话时会用手势,会有身体语言,人工智能中也是这样。多通道识别其实是更有意思的项目。 4 机器就该起辅助作用 新京报:我们会从鼠标和键盘中解放出来吗? 洪小文:鼠标和键盘还是不错的,人有时候讲话是模糊的,比如说“把这个文档删除”,不如直接把文档拽到“回收站”里。但如果屏幕是投影在墙上的,你再用鼠标就很怪,那就可以用一些手势,空中画几笔,电脑就知道我在写什么了。所以“自然人机界面”是研究院很大的研究方向。 新京报:这个主要借鉴哪些技术? 洪小文:比如红外或普通的摄像头,可以用来进行视觉识别。再比如陀螺仪技术,现在很多手机有一种游戏,可以位移手机,让里面的一个球滚来滚去。两个手机要发名片,你一“甩”就“甩”过去了,就是靠陀螺仪技术。 新京报:十年后的人工智能会是怎样的? 洪小文:肯定比现在好,但是我相信还是会和人有一定距离。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和人下棋,吸尘器到了转角会自己转弯的程度。但自动驾驶技术,一旦遇到眼前一片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时,还是需要人的经验。搞人工智能,我们要考虑目的是什么。如果人工智能是为了“造人”,那我们人类几千几万年前就已经会了。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要造出和人一模一样的智慧呢?还是为了让电脑更好用,帮助人实现做不到的事情?从应用的角度看,机器就是该作为人的辅助。人走不快,汽车让人走得更快,这就是很实用的想法。
来源: 网易 发布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Notic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site is submitted, published, edited and uploaded by netizens.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n exchange platform for such work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ir copyright. If you find any works on the website that infring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网友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所有评论
还没有人对此发表评论!
登陆后发表评论